
10月30日,深圳特区建工集团、华为和软通智慧共同举办的“AI赋能·智启未来——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智慧园区样板点发布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标志着软通智慧与华为以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区为范式,在国内实施交付了首个AI智慧产业园区样板点。

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是特区建工集团作为深圳产业保障空间专营机构,深入践行深圳“工业立市”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实践成果。特区建工集团副总裁江雪明在致辞中表示,园区以高标准设计融合厂房、酒店、宿舍及商业配套,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化产业社区,精准匹配企业发展空间需求。同时园区与华为、软通智慧强强联合,搭建智慧运营体系与产业资源整合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更助力形成产业生态共同体,为企业卓越发展提供保障。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39家专精特新企业入驻,成为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承载平台。

华为园区军团CEO何霁在致辞中表示,未来智能化的核心载体是园区,“鸿蒙+AI”是驱动园区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持续创造价值的根技术,从而驱动园区进入“空间即服务”的新阶段。华为携手特区建工集团打造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依托AI、园区数字平台、Wi-Fi 7等领先技术与产品组合构建智慧产业空间,实现政策精准匹配与高效解读、“未问先答”的主动服务、园区精益化管理与运营。未来,华为将持续深化合作,整合“云、网、边、端、芯”全栈能力,携手业界领先的客户与伙伴,助力千行万业实现从房间到楼宇、再到园区的全场景智能空间升级。

软通智慧CEO冯嵱表示,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正处于从传统载体向智慧化、生态化、协同化方向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软通智慧始终致力于以全面的数智化能力,推动园区实现“数字驱动、产业协同”的新发展模式。特别是携手华为,在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中以“AI+数据”为智慧基底,围绕园区精细化服务、智能化管理和产业大脑三重维度,高标准打造“1+3+3”的数字孪生智慧园区,为新型产业发展和培育提供更好的空间保障,为全国专业化产业园区数字化建设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龙范式”。

深圳市产业空间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述伟分享了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创新实践,他表示,产业园首创了“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模式,通过标准化设计(如9米宽柱距、2T/㎡荷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并配套智慧物流、垂直运输系统,实现高效运营,打造低碳园区。同时,构建“AI+大数据”智慧平台,集成政策、金融等全链条服务赋能企业成长。

华为智慧园区军团标准与生态发展总监麻延冬在“鸿蒙+AI,共建智慧园区2.0”的主题演讲中阐述了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核心理念:以“鸿蒙+AI”双引擎为核心,推动智慧园区2.0建设。产业园区全面数智化,重点体现在三个层面——管理数字化:实现园区可视可管可靠,决策心中有数,运营有据可依;服务数字化:从空间服务向“产业引进+配套服务”的链条化园区服务方式演进;产业数字化:数字化赋能新兴产业,繁荣数字经济,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深圳特区建工项目,通过总部多分支园区架构,搭建统一园区数字平台,实现多园区数据融合,统一标准、业务联动、体验一致;同时部署AI算力底座,使能园区应用,重塑运营模式,全方位升级园区服务能力。

软通智慧首席AI科学家徐争在“AI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表示,软通智慧作为华为智慧园区军团首批智慧园区总集伙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及鸿蒙为核心技术,为城市数智化转型提供数智化产品与服务。近期推出的AI原生解决方案支持低代码开发、多智能体管理、全流程管控,通过AI客服系统实现24*7全天候响应,及减少99%响应时长;通过设备管家实现智能运维管理、显著降低能耗与故障率;通过产业招商助手提升线索获取效率,优化转化流程。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与专属定制,确保企业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力推动园区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助力实现高质量数智化转型。

本次大会还特别安排了100+与会嘉宾现场参观了样板点,近距离感受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智慧园区的创新实践。
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智慧园区样板点的成功发布,既是深圳落实“20+8”产业集群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数字化迈进的有力见证。未来,随着智慧园区标准的推广与生态合作的深化,软通智慧、华为、特区建工及合作伙伴将持续深化技术应用,拓展智慧服务场景,辐射更广泛的产业升级需求,助力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