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15日,以“数字赋能助发展,水润东北促振兴”为主题的2025东北(沈阳)水博览会暨水利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软通智慧旗下子公司兴鸿(江西)技术有限公司CTO兼鸿蒙研究院院长王海生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基于“水利鸿蒙”构建的新一代自主可控水利感知体系,为水利行业智能化筑牢数字化底座。
水利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承载着国家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的重要职能,其安全性与自主可控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强化对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要求,水利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改造,加强重要数据安全保护。为此,软通智慧携手华为深度融合鲲鹏、昇腾、鸿蒙、欧拉等根技术,打造全栈式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和创新产品方案。
王海生介绍,“水利鸿蒙”是兴鸿公司基于开源鸿蒙(OpenHarmony)系统深度定制,整合水利技术标准的行业专属物联网操作系统。该系统旨在通过打造国产化、智能化的数字底座,破解水利行业的信息孤岛、设备兼容性差、运维效率低等难题,构建开放创新、安全智能的新一代“天空地水工”物联感知体系,实现水利基础信息设施安全自主、数据标准统一、设备智能联动,提高水利感知能力和数据质量,保障现代水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王海生进一步阐述了“水利鸿蒙”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四大核心价值:
保障信息安全
通过统一的鸿蒙底座和物模型标准,实现关键基础设施信息传输的透明化与可检测,保障安全。
统一数据规范
将《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等行业标准内置到操作系统底层,从根本上实现水文监测数据的规范与统一。
终端智能互联
利用OpenHarmony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多终端设备的自组网与智能联动,形成一个强大的“超级监测设备”,全面提升感知能力。
运维降本增效
通过近场通讯等技术,实现无屏变有屏、小屏变大屏,促进巡检养护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和智能化,从而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效率。
目前,“水利鸿蒙”已在雄安新区部分水质监测站完成试点部署,实现了数据唯一上报、设备状态远程监控与无屏终端近场运维,显著提升了数据可靠性与运维效率。
作为软通智慧在水利水务领域的重要布局,兴鸿公司持续深化“鸿蒙+AI+数字孪生”技术融合,致力于打造智能、高效、可复制的水利水务行业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为我国水利现代化治理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