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牵头,软通智慧等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编制的《智慧科技馆建设导则》团体标准(T/CI 120—2023)正式发布。
标准规定了智慧科技馆建设原则、建设体系架构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传播、智慧教育等相关要求,适用于智慧科技馆的整体规划以及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的发布,将为我国智慧科技馆建设、实际推广应用,提供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指导思路和依据。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以智慧科技馆为代表的智慧园区建设不断加速。“十三五”期间,我国实体科技馆数量增加了169座,累计接待观众超过3亿人次,但科技馆智慧化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建设和运营水平高低不一,缺乏规范指引,其对智慧化手段需求尤为迫切。
作为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软通智慧是中国领先的城市数据智能服务提供商,长期以来致力于以“数据+AI”为引擎,在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三大领域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技术、产品和服务,全面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软通智慧把智慧科技馆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纳入智慧园区场景建设当中,依托智慧园区“一通三宝”产品,应用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围绕园区一朵云、服务一入口、数据一体系以及低碳新体验,帮助客户实现“兴产业、精管理、优服务、持续运营”目标,实现降本增效和持续创新发展,打造数字园区、孪生园区、低碳园区。
据了解,作为智慧园区的核心产品,软通智慧“一通三宝”由园区通、管理宝、招商宝和能源宝四大产品构成。园区通,即园区企业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园区便捷服务;管理宝,即园区管理指挥中心,实现一屏统揽,全面感知园区管理态势;招商宝,即智慧园区招商平台,实现产业精准强链、补链、扩链;能源宝,即智慧园区能源平台,通过AI手段实现节能降耗。
聚焦应用与数据的融合服务,软通智慧在园区领域打造了以广州白云民科园、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中关村壹号等多个园区/场馆的标杆案例。在广州民营科技园,软通智慧重点打造了“1+6+N”园区数字化生态体系,形成了覆盖规划、产业、建设、党建、智慧等6大智慧化场景应用,实现“一核三园”可视化管理和辅助科学决策,轻松掌握园区内4000余家企业的运行情况,实现安保人员投入减少30%,水电统计收费效率提升80%,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大跨越。
随着本次标准的发布,软通智慧将持续以创新内核驱动,整合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充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同时,加大基础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联合标准化组织单位和生态伙伴求实笃行,不断助推和完善行业标准建设,助力城市各行各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