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公司新闻 > 新闻详情

数字蝶变 | 软通智慧×滨州,环保监管“科技神器”为生态环境“瞭望放哨”

 “您好,这边是滨州市生态环境指挥中心,目前系统显示您所在辖域河流断面小时值超标,请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情况核实,并在十分钟内反馈现场情况。”

 

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某县区生态环境部门收到了预警信息,立即派员赶往指定地点核实情况,并在规定时限内将处置情况及现场照片上传系统进行反馈,完成环保监管问题从发现到处置的闭环管理。

 

当前,这种智慧化、精准化的环保监管方式已成为滨州市的常态模式,这背后正是软通智慧为滨州市生态环保局打造的“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在发挥效用。

 

1659427334893223.jpg

 

近年来,滨州市积极创新城市管理运营方式,成立了全国首家地市级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中心。“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作为首批入驻指挥运营中心的系统,以科技力量织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天罗地网”,助力滨州城市环境更优美,城市品牌更亮丽。

 

1.数据打通,为精准治污做“加法”

 

随着滨州城市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构建科学、务实、管用的环保监管体系既是工作亟须,更是形势所迫。其基础离不开数据的标准化,以及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有序共享。

 

在“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设过程中,软通智慧首先摸清滨州市生态环境局的“系统家底”和“数据家底”,在先前智慧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通原有的30余个系统,全面覆盖市内大气监测超级站、97个空气自动监测站、31个地表水考核断面、2个饮用水水源地自动监测点位、495枚放射源视频、328处高空瞭望点位、重点企业实时监测系统、电量监控系统、工地视频及扬尘数据系统、机动车排气监管系统等数据资源,为环境监测监控、监督指挥筑牢数据地基。

 

与此同时,“智慧环保监管平台”与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业务系统协同配合,既各负其责、又协同发力,实现了数据和业务的集约共享,为精准治污做“加法”。

 

2.实战实用,为环境治理做“减法”

 

滨州市 “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设从“实战实用”出发,开发大气环境、地表水、固体废物、核与辐射、应急指挥五大应用模块,以“5个一”筑牢环保精准预警防线。


1659427459109261.png

 

一“键”预报大气:

 

通过聚焦多源数据综合分析,“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实现了一“键”进行未来空气质量精准预测、周边城市污染贡献度以及重污染天气预报等功能,并进行省、市、区县空气质量排名,随时掌握大气环境状况。

 

一“点”精准溯源:

 

地表水模块可进行水质类别统计、污染物排名、年度监测趋势和月度水质环比分析功能,点击预警信息,便可实现水质监管狠抓源头治理,超标精准寻根,监管精准施策。

 

一“码”监控全程:

 

依托“固废码”,企业固废有了“身份证”。通过接入企业固废信息数据,平台已将固体废物重点企业纳入监管,实现原辅材料全生命周期跟踪。

 

一“屏”掌握全域:

 

核与辐射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百姓利益,同样是生态环境部门法定的“责任田”。“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接入企业视频数据后,透过大屏幕便可进行放射源监控全覆盖。

 

一“图”调度指挥:

 

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事前预判、超标预警、短信推送、语音通话、现场实时指挥调度等功能,同时整合了高空瞭望系统,利用高性能摄像机,实现大范围精确监控,形成应急指挥一张图,为及时调整处置方案做支撑,推动应急指挥由被动应急的人防模式转变为规范高效的技防机制,为环境治理做“减法”。

 

3.成效显著,为绿色生态做“乘法”

 

4月以来,通过“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指挥中心现场工作人员已经累计推送相关预警信息337条,重点企业电量监管信息32条,完成典型行业小时超标事中督办调度24条,核实推送小时超标信息49条,梳理工况类状态信息56条,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智慧环保监管平台”的有效实施,助推滨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现精准化监管、系统化分析、创新性评价,鉴于环保监管的丰硕成果,“智慧环保监管平台”被列入全省第一批一体化系统试点,且实现全市危固废企业全面纳统、放射源视频监控全覆盖,切实为生态环境安全保驾护航! 

 

环境监管,科技助力。下一步,软通智慧将继续与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携手同行,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一方净土得到安心守护,让青山隐隐、云雾缭绕,近水如带、淙淙流淌的秀美风光,成为生态文明之城——滨州的城市底色。